衛浴企業搶奪更多市場資源的幾大絕招
當今時代,消費者已經掌握了絕對的話語權,隨著市場需求的縮小以及同行競爭的家具,衛浴行業越來越意識到贏得并留住消費者對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性。消費者的需求是不斷變化的,衛浴企業必須實時掌握消費動態,并及時做出反饋,才能搶到更多的市場資源。那么衛浴企業如何搶奪市場資源呢?中國著名衛浴潔具品牌的筆者介紹幾大絕招。
消費者對健康和生活環境的極大關注
如今,消費者越來越注重自身健康和環境保護,以“健康、環保、安全”為品性的綠色建材日益受寵。消費者對家裝的要求越來越高,更注重選擇那些綠色、低碳的環保衛浴產品。其實,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早已成為國際潮流。在國際貿易中,一些發達國家通過立法制定嚴格的強制性技術標準,以限制不符合其生態環保標準的國外產品進口。衛浴企業若能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起綠色環保的品牌形象,勢必會為產品銷售帶來更多的市場機會,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扎實基礎。
女性消費勢力的崛起
在美國,女性掌控著80%左右的消費支出,占了全國GDP的2/3。而據我國第3次人口普查的統計結果顯示,女性約占我國人口的48.7%,其中消費能力較強、對消費影響較大的20歲~50歲中青年女性,約占人口總數的21%。另據有關調查顯示,在家庭消費行為中,女性往往充當著“首席采購官”角色。特別是在家居建材等消費品的采購中,妻子的意見往往會成為最后的決策。
消費者由個體轉為群體
消費者不再處于被動,他們已經開始與經銷商對話,與企業對話,相信能夠通過自己的力量改變這一被動局面。消費者越來越不相信權威,更相信直覺和口碑,會對產品發表自己的看法。同時,消費者也懂得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消費者群體的興起,預示著產銷結合時代的到來,關注消費者的心聲已經成為衛浴企業開拓市場的基本條件。
中產階級消費群體的出現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產階級日益壯大,并成為了中高端產品的主要消費群體。這部分消費群體在家居生活中會有自己的選擇,他們會對所需的產品進行詳細比較,不計較大牌與否,只在乎品質好壞。事實上,一個新的消費市場概念已在目前的衛浴行業中悄然流行,即在滿足中等收入但追求時尚的消費者心理的同時又符合其購買能力的市場。
家居消費追求新感官主義和品牌體驗
如今,走進衛浴的品牌體驗店,參與終端體驗活動已成為消費者了解產品的主要方式。終端賣場對衛浴產品的陳列要求日益提高,配套的體驗性設計對品牌發展的意義也越來越突出。消費者在終端賣場的直觀感受,很可能會成為他(她)購買此品牌產品的重要砝碼。用品位換品牌,有助于企業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高品質、高品位的品牌形象。因此,衛浴企業應特別注重品牌塑造,并對產品進行有效推廣,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 END -
上一篇:衛浴企業做好企業品牌宣傳出奇制勝的絕招
下一篇:助力衛浴企業完美營銷的三大法寶
- 個性化還是標準化? 家居業誰主沉2017-05-11
- 衛浴行業應了解形勢 抓住機遇2017-05-11
- 衛浴行業‘三箭齊發’ 成功拿下主2017-05-10
- 衛浴潔具有哪些?你是否會知道?2017-05-10
- 衛浴企業堅守三“原則” 為前景發2017-05-09
- 如何選擇衛浴潔具 讓你擁有非一般2017-05-09
- 保養衛浴潔具產品 從衛浴掛件開始
- 衛浴潔具品牌加盟商做促銷 不是隨隨便便兩下子
- 價格優惠是幌子 衛浴潔具企業發展透明化!
- 衛浴潔具企業如何提升業績 壓貨還需適量!
- 衛浴產品同質化嚴重 市場秩序被破壞!
- 注重服務打造核心實力 衛浴企業樹立品牌優勢!
- 打開市場大門 衛浴企業加大推廣力度
- 衛浴潔具企業營銷缺乏手段 如何正確看待信息透明化
- 互聯網思維難度太高?衛浴企業如何解決傳統市場問題!
- 提升產品銷量 衛浴潔具企業需激發經銷商積極性!
- 節水龍頭的作用是什么?
- 堅持產品是核心 衛浴潔具企業需抓住消費者心理!
- 衛浴潔具企業如何注重趨于營銷 打造產品個性化特征
- 衛浴潔具企業細節上需灌入服務理念!
- 淋浴噴頭怎么拆_怎么打開?淋浴噴頭維修須知!
- 衛浴潔具企業發展偏向品牌化 獲取最高價值才是關鍵!
- 衛浴潔具企業創新營銷模式 品牌形象很重要!
- 鞏固發展基礎 衛浴企業需分析市場趨勢!
- 衛浴企業浪費資源才是真正的錯誤!
- 衛浴企業如何消費者締造健康時尚新生活?
- 衛浴企業目標要具體化 腳踏實地求發展!
- 衛浴潔具企業獲取信息來源有限 賣場影響經銷商發展!
- 衛浴潔具企業注重產品的差異化 創新實現品牌升級!
- 清潔馬桶時,這些細節你都注意到了沒?
- 進攻高端消費市場 衛浴潔具企業加入廣告宣傳!
- 衛浴企業:如何減少產品運輸風險 解決服務鏈問題?
- 衛浴潔具加盟店用什么留住消費者?整體質量很重要!
- 衛浴潔具企業提供優質服務 獲得消費者認可!
- 衛浴潔具企業品牌建設 文化內涵才有意思!
- 衛浴潔具企業建設品牌 品牌文化打造競爭力